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曙光海星(Eosaster nadiae)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22-7-3 12:05
标题: 曙光海星(Eosaster nadiae)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22-7-3 14:12 编辑

A反口面;B反口面体板细节;C超边缘板;D反口面;E下边缘板;F口腹面

中文名:曙光海星
英文名:
学名:Eosaster nadiae
命名者及时间:Mah, 2017
同义学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花面海星亚科 Ferdininae
属:曙光海星属 Eosaster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周边的南太平洋海域,新喀里多尼亚等
生活水深:215-600米

简介:
曙光海星Eosaster nadiae身体平坦成星形,腕三角形,腕间弧形连接,全身覆盖颗粒,包括反口面、口腹面以及边缘板都没有裸露的区域。活体为橙色,干燥标本呈现出斑驳的对比色。反口面的体板从微凸到强烈凸起。在中大型个体中(外直径超过3厘米)每边有8-20块方形边缘板,强烈突起。口腹面没有观察到分瓣叉棘;峡沟刺单排;每块侧步带板有2到3枚刺。
半球形的大型反口面体板和覆盖颗粒的表面与花面海星属Ferdina相似,但与已知的花面海星属物种相比,曙光海星体型更扁平同时不同位置的边缘板形态相似,另外腕长要短于中央体盘的直径,这一点又和深花面海星属Bathyferdina相似。
种名是为了纪念专门研究棘皮动物的法国生物学家Nadia Améziane,同时他也是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的前任棘皮动物馆馆长,现任海洋无脊椎动物部门负责人。

科属总介绍:
曙光海星属Eosaster是一个单种属。反口面的体板是独特的大型半球状,体表完全覆盖颗粒,这两点再加上边缘板形态,将其与角海星科的其它物种区分开来。属名词源"eos"意为“曙光女神”,后缀"aster"意为“星”,常见于海星的科属名中。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