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标题: 尼氏马海星(Evoplosoma nizinskiae) [打印本页]

作者: 小笼包    时间: 2022-8-15 16:44
标题: 尼氏马海星(Evoplosoma nizinskiae)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22-8-16 21:26 编辑


↑在波多黎各附近的深海海域的科考活动,在维尔京群岛海槽拍摄到的尼氏马海星啃食竹珊瑚科的八放珊瑚



正模标本,USNM 1507289,采集自墨西哥湾,水深2549米,采集时间2018年4月25日,保存在95%乙醇溶液中。

中文名:尼氏马海星
英文名:
学名:Evoplosoma nizinskiae
命名者及时间:Mah, 2020
同义学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马海星亚科 Hippasterinae
属:Evoplosoma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八放珊瑚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墨西哥湾,加勒比海
生活水深:2037-2549米

简介:
尼氏马海星Evoplosoma nizinskiae呈明显的星形,腕尖。活体颜色,中央体盘白色,腕浅橙色至褐色。区别于其他大西洋Evoplosoma 属物种的主要特征是体板上缺少粗大的棘刺。在野外的活体观察中,可见海星爬上高高的珊瑚枝,并将胃翻出身体覆盖珊瑚的息肉,观察到的主要是竹珊瑚科Isididae的八放珊瑚。更详细的形态描述见附件。
种加词的词源来自命名人的同事Martha Nizinski博士,为了纪念她对深海珊瑚生态和NOAA的海洋科考计划的不懈贡献。

科属总介绍:
Evoplosoma的海星是规则的五腕海星,有一个大的中央体盘,该属中的大多数物种生活在深海中,推测其食性为深海珊瑚和其他刺细胞动物。属名中“soma”意为“身体”,但是前半部分并没有查到确切的意思,因此中文名暂缺。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Evoplosoma nizinskiae Mah 2020, n. sp..pdf

59.2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积分: 阳光 -1






欢迎光临 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https://www.pcsea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