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丑 养水 开缸
查看: 82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板纲总介绍

[复制链接]

1万

帖子

59

精华

2万

咸鱼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5269

公子小丑勋章蓝吊勋章联合作战勋章火背仙勋章进击的咸鱼雷达勋章逆袭的咸鱼土豪金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4 11: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板纲在我们海缸中最常见的是俗称石鳖的小生物,在我们买活石带来的情况居多,有时买生物时也会引入。
他们一般吃缸底的苔类藻,和一些小生物,一般只在夜间出来活动,有些种类能长到很大,不过我们最多见的灰色个体最大也就长到3CM左右。

对水质要求可以忽略,能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他们移动缓慢,吸在玻璃上时你几乎不能用手把它拿下来,抓力很强。

一般发现缸内自带这样的小生物的话也不用特意清理,对珊瑚是无害的,如果你铺了砂子的话,他们还能帮你稍微活化一下沙床。

以下是百科复制过来的介绍:

多板纲(Polyplacophora),软体动物门的一纲。体椭圆,背隆腹平,背侧具有8块石灰质壳片,壳片周围为一圈外套膜。腹面前端为不发达的头,口位其腹面。头后为宽大的足,可吸附于岩石表面或缓慢匍匐运动。足四周为外套沟,沟内有多对栉鳃。真体腔发达;开管式循环,心脏具1心室、2心耳,位围心腔内;具齿舌;1对管状肾;单个生殖腺;神经系统简单,梯式,无神经节。一般雌雄异体,个体发生中有一担轮幼虫期。约1000种,全海产。习见种类如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生活在海滨潮间带岩石间。

多板纲,身体一般呈椭圆形,背腹扁平。壳由八块(少数七块)钙质板片组成,多作叠瓦状排列。最前面的一块称为头板,最后一块呈元宝形,称为尾板,中间的六块称中间板。板片的形状、大小和板片上的纹饰均随种类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动物体腹面平坦,头在前方,圆柱状。足在头部的后方,掌状,很大,用于吸附岩石或爬行。足与外套膜之间有许多成对的鳃。肛门位于后端。
多板纲全属海生,常见于沿岸潮间带岩石裂隙中,以藻类、有孔虫等小动物为食料。晚寒武世至现代。化石少,常见分为散骨板。本纲最常见的代表是Chiton(石鳖,白垩纪至现代)。

多板纲,常以足吸附于潮间带岩石或藻类上。体呈椭圆形,背稍隆,腹平。背侧具8块石灰质贝壳,多呈覆瓦状排列。前面一块半月形,称头板,中间6块结构一致,称中间板,末块为元宝状,为尾板,各板间可前后抽拉移动,因此动物脱离岩石后,可以曲卷起来。贝壳周围有一圈外套膜,称环带,其上丛生有小针、小棘等,形态各异。头部不发达,位腹侧前方,圆柱状,有一向下的短吻,吻中央为口。足宽大,吸附力强,在岩石表面可缓慢爬行。足四周与外套之间有一狭沟,即外套沟,在沟的两侧各有—列楯鳃,6对或数十对。

口腔具齿舌,消化腺发达。口腔前有一对唾液腺,食管后有一对粗大的糖腺。次生体腔发达,这也表现出其原始性。一心室,管状,二心耳。排泄为后肾管一对,肾口开于围心腔,肾孔开于外套沟中后2对楯鳃之间。雌雄异体,具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生殖孔开口于外套沟内。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后生出二纤毛带,发育成担轮幼虫、面盘幼虫,体逐渐延长,腹面生足,背侧生壳,并具眼,经变态成成体。神经系统较为原始,由环食道的神经环与向后伸出的侧神经索和足神经索组成。神经索间有许多细神经相连,呈梯状。两侧神经索发出神经至外套,鳃及内脏器官;二足神经索主要发出神经至足部。有的种类贝壳上常有微眼,可感光。

多板类约有1000种,我国沿海习见种类有: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体型较大,环带上有成丛的白色针束;鳞带石鳖(Lepidozona)壳片高,头板具放射肋;锉石鳖(Ischnochiton)具贝壳侧部有细肋。

常见的科由以下几种:

鬃毛石鳖科
身体椭圆形或近圆形。头板前方的嵌入片有8个齿裂,尾板后方中央有凹陷窦。环带上除生有针、鳞外,还被有鬃毛状突起。鳃列通常超过足部长度的一半。齿舌的内侧齿具有大的3个齿尖。网纹鬃毛石鳖(Mopalia retifera)身体呈椭圆形,壳片灰白色,杂有红色、绿色和褐色的斑点;头板半圆形,具有网状刻纹和10条颗粒的放射胁;中间板的中央部有网状刻纹,翼部有2条粗大的、具有粒状突起的肋;尾板自壳顶向两侧各有1条突起肋,末端有一易燃明显的缺刻;环带土黄色,周缘有1列大小均匀的刺,表面被有很多小型的刺和大型的鬃毛状棘;分布于我国福建东以北的沿海,生活在潮间带。日本宽板石鳖(Placiphorella japonica)壳板短而宽,较扁平,环带前缘特别宽,上面布有粗短的棒状棘,见于我国东南沿海潮间带的低潮区。

隐板石鳖科
体呈椭圆形或细长条形。壳板较小,头板的嵌入片具3或5个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裂或无齿裂,环带发达。齿舌的内侧齿有3个齿尖。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体椭圆形,壳片暗绿色,沿其中部有3条红色色带,头板半圆形,嵌入片3有5个齿裂,中间板各侧有1个齿裂;尾板小。环带较宽,上有18丛针束,鳃21对,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沿海习见的种类之一。幼形隐板石鳖(Cryptoplax larvaeformis)曾误定为Cryptoplax oculata,体蠕虫形,两端圆。壳板小,成体第1~4壳板相互连接,第5~8壳板分离,幼小个体8枚壳板都互相连接,在前3枚壳板的周围有1圈黑色的棘,黑棘之外又有1圈白色的棘,形如眼状,环带特别发达,浅黄色,第3~4壳板之间和第5壳板的位置上,各有1条黑色色带,鳃28对,生活在珊瑚礁间,见于我国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

锉石鳖科
壳板通常有明显的翼部,具各种雕刻。盖层发达,常覆被连接层的大部分。在头板和尾板中的嵌入片齿裂数目有变化;中间板每侧的齿裂数很少,1~3个。齿舌的内侧齿常有2尖或3尖,很少为单尖或钝圆的。花斑锉石鳖(Ischnochiton comptus)体长圆形,壳板扁平,颜色多变化,头板有多数细小的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中间板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生活于潮间带,是我国沿海习见的种。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

棘带石鳖科
如日本花棘石鳖(Liolophura japonica),体长椭圆形,壳板褐色,环带上黑色和白色的棘相间排列,五带状,头板上有互相交织的细放射胁和生长纹,中间板具有同心环纹,尾板小,在8枚壳板中以第三板最宽,环带上着生粗而短的石灰棘,鳃数目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云斑石鳖科
如平濑锦石鳖(Onithochiton hirasei),体呈长圆形,壳板花纹鲜艳,以第二板的长度最大,头板半圆形,布有放射状排列的壳眼,嵌入片具有9个垂直的齿裂,中间板峰部三角形,翼部特别显著,前缘有3~4行壳眼,嵌入片每侧各具1个齿裂。尾板大,后缘有壳眼2~3行,环带表面生有微细的小毛,鳃32对。生活于潮间带,见于我国东南沿海。

甲石鳖科
如朝鲜鳞带石鳖(Lepidozona coreanica),体呈椭圆形,壳板高,龙骨较发达,全体灰黑色,头板有16条由粒状突起联成的末端分叉的放射胁,嵌入片有14个齿裂,中间板的中央部具有粒状突起的纵肋,翼部也有明显的粗肋数条,肋上有较大的粒状突起,嵌入片两侧各具2个齿裂,尾板中央区有纵肋,后区有放射胁,嵌入片具12个齿裂,环带窄,被以鳞片,鳃34对。生活于潮间带,为我国海滨习见种类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感觉不错感觉不错 觉得不太好觉得不太好
海水是一个漫长的旅途,不骄不躁,平常心。QQ群30548330,微信nekomata888,加入我们的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珊海观 ( 浙ICP备2021006481号 )

GMT+8, 2024-11-26 16:52 , Processed in 0.096858 second(s), 28 queries .

站长QQ641742589

如果对本站的发展有建议的话还请随时联系站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