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黑斑带天竺鲷
英文名:Tear-spot cardinalfish
学名:Taeniamia melasma
初始命名:Archamia melasma (Lachner & Taylor, 1960)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派:栉鳞派 Ctenosquamata
类:棘鳍类 Acanthopterygii
亚类: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系:虾虎鱼系 Gobiaria
目:钩头鱼目 Kurtiformes
亚目:天竺鲷亚目 Apogonoidei
科:天竺鲷科 Apogonidae
亚科:天竺鲷亚科 Apogoninae
族:长鳍天竺鲷族 Archamiini
属:带天竺鲷属 Taeniamia
性情:温和
生物兼容性:珊瑚安全,小鱼安全,无脊椎动物安全
盐度:1.020-1.026
温度:22-28℃
食物:
最大体长:8.5厘米
分布范围:北澳大利亚
生活水深:
简介:
黑斑带天竺鲷Taeniamia melasma是一个不明确的分类单元,与双斑带天竺鲷Taeniamia biguttata十分相似,区别是黑斑带天竺鲷眼睛下方的黑纹模糊暗淡,鳃盖后上部的黑斑往下延伸出模糊的泪痕状,同时只在身体前部靠近胸鳍基部的地方有少数几条垂直的黄色细线,通常没有尾柄的斑点。此外还有一种颜色模式在整个体侧布满橙色细线,这很可能预示着除了上述两个物种外第三个未描述的分类单元。种加词意为“黑色斑点”,指其肱骨上的黑斑。
科属总介绍:
天竺鲷亚科Apogoninae包含36个属,分为14个族,其中长鳍天竺鲷族Archamiini包含2个属,分别是长鳍天竺鲷属Archamia和带天竺鲷属Taeniamia
族的鉴别特征:活鱼身体半透明,没有线条或宽窄条纹;臀鳍软条15-17枚;尾鳍基部有瞳孔大小的深色圆斑。第二到第七肋骨有膨大末端;没有尾杆骨,下尾轴骨直接和中心轴骨融合,5枚下尾轴骨中第1和2融合,第3和4融合。形态学上和天竺鲷属Apogon十分相似,但是长鳍天竺鲷族的物种有更多的臀鳍软条,因此其尾鳍基部的长度也更宽。
带天竺鲷属Taeniamia包含15个已描述物种,其中模式物种是利氏带天竺鲷Taeniamia leai,另外有无带天竺鲷Taeniamia ataenia、双斑带天竺鲷Taeniamia biguttata、双线带天竺鲷Taeniamia bilineata、横带天竺鲷Taeniamia buruensis、黄带天竺鲷Taeniamia flavofasciata、虹彩带天竺鲷Taeniamia fucata、鹿儿带天竺鲷Taeniamia kagoshimana、原带天竺鲷Taeniamia lineolata、长鳍带天竺鲷Taeniamia macroptera、黑斑带天竺鲷Taeniamia melasma、莫桑比克带天竺鲷Taeniamia mozambiquensis、苍白带天竺鲷Taeniamia pallida、桑给巴尔带天竺鲷Taeniamia sansibarica、黑带天竺鲷Taeniamia zosterophora。类似长鳍天竺鲷属Archamia但是头部和身体有条纹。属名中“taenia”意为“丝带,条纹”,即指这个属中大部分物种都在体侧有垂直的宽条纹或垂直至弯曲的细线,后缀“-amia”是天竺鲷属Apogon最初的定名,现在是天竺鲷科很多属的常用后缀。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科普网站仍将这个属的物种归类为长鳍天竺鲷属,包括中文维基收录的带天竺鲷物种全都命名为长鳍天竺鲷,因此在其他网站检索学名时可将属名替换为“Archamia”来搜索。
更多有关天竺鲷科的信息请参阅天竺鲷科综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