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丑 养水 开缸
查看: 110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孔属] 微孔珊瑚Porites lichen

[复制链接]

1万

帖子

59

精华

2万

咸鱼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75269

公子小丑勋章蓝吊勋章联合作战勋章火背仙勋章进击的咸鱼雷达勋章逆袭的咸鱼土豪金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6: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称:地衣滨珊瑚
学名:Porites lichen
命名者及时间:Dana, 1846  
同义学名:
Goniopora klunzingeri (von Marenzeller, 1907)
Goniopora lichen (Dana, 1846)
Manopora lichen (Dana, 1846)
Montipora lichen (Dana, 1846)
Porites (Porites) lichen (Dana, 1846)
Porites eridani (Umbgrove, 1940)
Porites purpurea (Gardiner, 1898)
Porites reticulata (Dana, 1846)
Porites viridis (Gardiner, 1898)

界: Animalia  动物界
门: Cnidaria  刺细胞动物门
纲: Anthozoa  珊瑚纲
亚纲:Hexacorallia 六放珊瑚亚纲
目: Scleractinia  石珊瑚目
亚目: Fungiina 石芝亚目
科:Poritidae 滨珊瑚科或微孔珊瑚科
属:Porites  滨珊瑚属或微孔珊瑚属
种:Porites lichen

分布:澳大利亚,加罗林群岛,中国,库克群岛,吉布提,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大堡礁,关岛,夏威夷,印度,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日本,柬埔寨,肯尼亚,基里巴斯,椰子基林,科莫多巨蜥,留尼汪岛,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绍尔群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东部地区),密克罗尼西亚,莫桑比克,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北马里亚纳,Norforkinsel,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萨摩亚,塞舌尔,新加坡,索马里,斯里兰卡,南非,中国南海,台湾,坦桑尼亚,托克劳,图瓦卢,瓦努阿图,圣诞岛,也门
尺寸:最大25CM
温度:24℃-27℃
食物来源:浮游生物,虫黄藻
适合水族箱:150L以上
难度:中等

滨珊瑚(微孔珊瑚)总介绍:

滨珊瑚在饲养条件上很低,甚至能在LPS缸也能饲养,有些品种在LPS缸生长比在SPS缸生长的还要快。
对巨量要求也不高,钙380以上、镁1150以上、KH6以上、PH8以上。滨珊瑚中还有少数品种甚至能适应大范围的比重。
对光照的需求也不高,一般中光都能养好,有少数品种还能适合低光饲养。
对水流适应性也很强,可以是弱至中流,一般放置在中流,以便喂珊瑚粮时他们能够抓取食物。
滨珊瑚类的珊瑚也经常作为圣诞树管虫(Spirobranchus giganteus)的宿主。

滨珊瑚属全部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身体呈六分的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胃腔内体壁的内胚层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肌肉发达,中胶层中有细胞存在,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可形成骨骼。全部海产,为群体,有骨骼,可造礁,口道沟的存在使其身体呈现两辐射对称,隔膜可支持并增大消化面积。具隔膜,可支持并增大消化面积,隔膜丝具刺细胞,所以内、外胚层都有刺细胞。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分布于印度洋、大西洋至太平洋,多在温带及热带浅海水域。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滨珊瑚属的生活环境比较广泛,热带、亚熱带,均可生存,在浅海、深海,以及各种基质的海底,如沙质、岩石底部都可以生存。温度是影响造礁珊瑚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温度不低于20℃,珊瑚虫才能造礁,其最宜的温度范围是22~28℃,所以珊瑚礁与珊瑚岛都分布在热带及亚熱带海域,集中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23.5°)以内,很少超过2~3°,即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内。
其次造礁珊瑚要求一定的海域深度,主要生活在浅海区,大陆架及海岛的四周,其垂直分布限制在60m之内,在30m左右深度处生长最好。因为浅海区是日光的穿透层,有利于珊瑚体内共生藻类的光合作用,浅海区由于潮汐作用及风浪、海水的震动为珊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及充足的氧气,并易于移走代谢产物;另外,造礁珊瑚要求生活在较清洁的海水中,如果过多的陆源物质污染海水,便会抑制珊瑚取食、呼吸等正常生理作用的进行,就是说它们要求生活在标准盐度范围的海水中,即每升海水含35g的盐,而受污染的海水内的陆源物质也会降低海水的盐度,所以靠近河口的海域是不会有造礁珊瑚分布的;
一些具有钙质骨骼的动植物的存在,也是形成珊瑚礁的重要生态条件。造礁珊瑚为这些动植物,例如软体动物、棘皮动物、仙掌藻、珊瑚藻等石灰藻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而这些动植物所形成的钙质骨骼又与珊瑚骨骼礁结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珊瑚礁或珊瑚岛,其中特别是藻类起着重要的联结粘合作用。另一个重要的生态因素,就是几乎所有的造礁珊瑚胃层的细胞内都共生有藻类,例如动物黄藻(Zooxanthellae)、动物绿藻(Zoochlorellae)等。其密度之大使造礁珊瑚体内蛋白氮含量的50%来自这些藻类,以致使珊瑚虫表现出共生藻类的黄褐色、绿色等。这种共生关系对双方都是重要的,珊瑚虫为共生藻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安全保护,并由珊瑚体内获得藻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碳、氮、硫等物质;而共生藻类对珊瑚也是不可缺少的。

滨珊瑚属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习单体或群体生活,触手及隔膜为6或6的倍数。触手指状,隔膜成对发生,肌肉多相对而生,口道沟两个。如有骨骼,其骨骼均在体外,由表皮层分泌形成。是常见的六放珊瑚亚纲、石珊瑚目的动物,每个虫体与海葵相似,其基盘部分与体壁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物质,积存在虫体的底面、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好像每个虫体都坐在一个石灰座上,称为珊瑚座。单体最大的直径可达50厘米,群体中的个体直径仅有几毫米。结构与海葵很相似,隔膜成对,但缺乏明显的口道沟,具钙质杯状外骨骼。是造礁珊瑚,通常长成球形或圆柱形;有些则长成分枝形或板叶形,特征是具有小型多孔的珊瑚骨骼。生长在平坦海域的环礁表面,尤其是水深10米以内、水流较强的海域。滤食浮游性生物。群体珊瑚虫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层也分泌石灰质,由于群体的形状不同,其骨骼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树枝状,有的为圆块状。

珊瑚纲中单体生活的种类及群体生活的珊瑚个体。多数体呈柱形,柱的长短因种及生活环境而不同,身体以基盘固着在岩石、沙底、壳或其他物体上。游离端为口端,口端向外扩展形成口盘,口盘周围有一圈或许多圈触手,触手中空。六放珊瑚类滨珊瑚属触手是6或6的倍数,有的种触手可多达数百个。触手呈指状。口盘中央为裂缝状的口,体壁由口向胃腔延伸,形成一个扁平的口道,或称咽(pharynx),内陷直达体长的1/2~2/3处。口道的结构与体壁相同,只是由于内陷,所以外胚层在口道的内壁,内胚层在口道的外围。口道的两端均有口道沟,在口关闭时,口道沟仍开放,靠纤毛作用,使水流可以不停地流入或流出胃腔,以维持体内水的静压,从而完成呼吸作用。由于口道沟的存在,使珊瑚纲动物的体制成为两辐射对称。

珊瑚纲动物的胃腔结构也较水螅纲复杂,即由体壁的内胚层有顺序的向胃腔延伸形成了许多隔膜,将胃腔分隔成许多小室,以增加胃腔的表面积,滨珊瑚属隔膜的数目为6个或6的倍数,常成对并列发生。根据隔膜发生的顺序、宽窄及位置、六放珊瑚的隔膜可分为初级隔膜(primary mesenteries)、次级隔膜(secondarymesenteries)及三级隔膜(tertiary mesenteries)等。初级隔膜最先形成,也最宽,上端均与口道相连,一般仅6对,其中两对位于口道沟方向,称为指向隔膜(directivemesenteries)。次级隔膜较窄,成对的发生在初级隔膜之间,亦为6对,与口道不相连。三级隔膜在初级与次级隔膜之间,共12对。

隔膜的组织学结构是由两层内胚层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所组成,初级隔膜的内端部分与口道的内胚层相连,其他等级的隔膜内端均游离,游离端隔膜膨大形成三叶状,称为隔膜丝(mesenterial filament)。隔膜丝的两个侧叶上细胞的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纤毛,纤毛的摇动有利于胃腔中液体的循环,中叶上分布有大量的刺细胞及腺细胞,所以瑚珊纲胃腔中的刺细胞是内胚层起源。腺细胞可以分泌消化酶进行食物的消化。隔膜丝一般比隔膜更长,末端在冒腔中游离、或缠绕在胃腔底部,称为枪丝(acontium),有时可由体壁上的小孔或从口伸出体外以协助捕食。

珊瑚纲动物体内的肌肉比水螅纲发达。水螅所具有的皮肌细胞中的肌原纤维已不存在,而是由内胚层产生了独立的肌肉束,分布在隔膜上或中胶层中。发达的肌肉束使身体可以伸长或缩短,以及将触手缩回胃腔中。滨珊瑚属纵肌束在指向隔膜上为背向排列,其他每对隔膜上均为面向排列。其体壁的环行肌也由内胚层发生,在口盘处特别发达。珊瑚纲的神经结构也是形成上皮神经丛和胃层的神经丛,只是具有更多的双极神经元,也有突触传导,所以反应较水螅纲动物迅速。没有特殊的感官。

珊瑚纲动物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其生殖腺位于隔膜上,在纵肌束及隔膜丝之间形成长带状,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的间细胞,但一般情况指向隔膜是不孕的。如果是雌雄同体的种,一般是雄性先熟(protandry),以避免同体受精。生殖细胞排到体外,在海水中受精,或在胃腔中受精,发育中经过浮浪幼虫,再发育成成体。

滨珊瑚属是珊瑚纲中能形成骨骼的种类,骨骼的形态、部位、成分、形成方式在不同的类群有所不同。一般滨珊瑚属骨骼都是由体表分泌形成,骨骼成分为碳酸钙,骨质坚硬,因此常称为硬珊瑚。它们生活在热带浅海中,它们所形成的石灰质骨骼不断在浅海区堆积,并与其它形成钙质骨骼的动植物,例如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石灰藻等一起经过地质年代的堆积作用,在海洋中形成了礁石、岛屿,这种滨珊瑚属也称为造礁珊瑚(reef corals)。

六放珊瑚滨珊瑚属的骨骼成分均为碳酸钙。由个体的基盘部及体柱的下端表皮细胞向体外分泌钙质,共同构成一个杯状骨骼而不形成骨针,身体位于骨骼杯槽内。杯状骨骼形成时,个体的基盘部分分泌钙质形成基板(basal plate),体柱下端分泌的钙质形成杯槽的四周称外壁(theca),基盘的体壁在成对隔膜之间内陷,而其所分泌的钙质形成许多辐射隔板,隔板(septaplate)也随隔膜相应的分为一级隔板,二级隔板等。群体中个体之间也有共肉相连,共肉部分的外胚层分泌的钙质形成共骨(coenenchyme)。

不同种类的珊瑚,群体中个体的形状、分布、共骨特征及个体的分裂方式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不同形态的群体珊瑚骨骼,而且常以群体骨骼的形态而命名,珊瑚的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地说,凡是迎风浪生长的种类,群体骨骼多呈块状,粗壮,分枝较短,而背风浪生长的种类多分枝状,且枝体细长脆弱。珊瑚群体的形成与扩大是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石珊瑚类的出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触手芽(ex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体由珊瑚体的基部发生,新个体在原珊瑚体之外形成,鹿角珊瑚及陀珊瑚是由这种出芽方式形成;另一种方式是内触手芽(intratentacular budding),即芽体由珊瑚体口盘处发生,原来亲本口盘向一个方向延伸,随后口盘与体柱纵裂形成两个个体。珊瑚即为这种出芽方式,出芽后口盘与体柱均未分离,因而形成长的沟回状,叶状珊瑚,真叶珊瑚都是内触手芽形成的群体。珊瑚群体及骨骼增长的速度由种及环境而决定。相同条件下,块状珊瑚增长缓慢,每年仅增加0.5~2mm厚度;枝状珊瑚增长较快,每年群体可增高10~20cm。温暖的夏、秋季节较寒冷的冬、春季节生长快,因此在珊瑚骨上留下类似树木的年轮样的生长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感觉不错感觉不错 觉得不太好觉得不太好
海水是一个漫长的旅途,不骄不躁,平常心。QQ群30548330,微信nekomata888,加入我们的队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 珊海观 ( 浙ICP备2021006481号 )

GMT+8, 2025-1-7 15:20 , Processed in 0.076037 second(s), 29 queries .

站长QQ641742589

如果对本站的发展有建议的话还请随时联系站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