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模标本,MNHN-IE- 2013 - 6890,采集自新喀里多尼亚,水深350-365米,比例尺2毫米。A.反口面;B.边缘板,箭头所示板上的秃斑;C.口腹面;D.口腔和峡沟棘细节
副模标本,MNHN-IE- 2013 - 6894,采集自新喀里多尼亚,水深406-442米,比例尺2毫米。E.五边形身体样式,箭头所示边缘板上的秃斑
↑采集自马达加斯加,水深333米,IE-2007-4004,外半径1.3厘米,内半径0.6厘米,比例尺0.5厘米。首次在模式产地以外发现的个体,这个标本与上图模式产地发现的个体基本相同,显著的区别是边缘板数量超过10个,其次边缘板上也没有秃斑,但是身体形状包括腕之间的连接,以及腕尖端的边缘板形态和连接情况都一致
中文名:砖卡纳海星
英文名:
学名:Kanakaster plinthinos
命名者及时间:Mah, 2017
同义学名: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花面海星亚科 Ferdininae
属:卡纳海星属 Kanakaster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新喀里多尼亚,(需验证:马达加斯加,肯尼亚)
生活水深:140-350米
简介:
砖卡纳海星Kanakaster plinthinos是一个小型海星,在检查的20个标本中,只有两个半径(从身体中心到腕尖)超过1.2厘米,最大个体半径1.5厘米;身体粗壮,五角形至星形,腕与腕之间弧形连接;体表有黑色颗粒的外皮覆盖,去除颗粒表皮后能在每块板上看到玻璃浮雕状花纹;保存的标本反口面深红色或棕色,口腹面白色。鉴别特征是明显比其它物种少的边缘板数量,每边6-8块,以及边缘板上独特的三角形到多边形的秃斑,腕尖大约一半腕长的左右边缘板相接。
外观与盘卡纳海星Kanakaster discus相似,区别是砖卡纳海星的边缘板中央有小而清晰的裸露区域,体板表面的玻璃浮雕花纹呈放射状,盘卡纳海星的浮雕花纹类似弯曲的指纹图案,另外腕与腕之间的弧形连接,砖卡纳海星有更明显的拐角,盘卡纳海星圆弧更大甚至有时接近直线。
种名词源是希腊语“plinthos”意为“砖块”,指其体板的形态。
科属总介绍:
卡纳海星属Kanakaster的属名是来自新喀里多尼亚的土著人种卡纳克人(Kanak),应该是指其主要分布区域;后缀“aster”意为“星”,常见于海星的科属名中。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