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笼包 于 2022-8-7 16:09 编辑
中文名:库氏新飞地海星
英文名:
学名:Neoferdina kuhli
命名者及时间:Müller & Troschel, 1842
同义学名:Ferdina kuhli (Müller & Troschel, 1842), Linckia kuhli (von Martens, 1866), Scytaster kuhli (Müller & Troschel, 1842)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亚门:星形亚门 Asterozoa
纲:海星纲 Asteroidea
亚纲:Ambuloasteroidea
下纲:Neoasteroidea
超目:瓣海星 Valvatacea
目:显带目 Valvatida
科:角海星科 Goniasteridae
亚科:花面海星亚科 Ferdininae
属:新飞地海星属 Neoferdina
建议水族箱尺寸:
饲养难度:
珊瑚缸兼容性:
纯鱼缸兼容性:
盐度:
温度:
性情:
食物:
最大体长:
分布范围:爪哇
生活水深:
简介:
库氏新飞地海星Neoferdina kuhli地位存疑,Müller和Troschel在1842年定种时对这个物种的原始描述很简短,并且从未进一步描述过这个物种的其他标本,同时他们记载的保存在荷兰莱顿博物馆(Leiden Museum)的正模标本已经丢失了,此外定种论文中描述其腕长7厘米,直径超过12厘米,这明显大于新飞地海星属的其它物种,是否把个体直径错误标记为半径?有些人认为这个物种被分类到错误的属,也有些人认为基于其描述的有大有小的体板,也可能是新飞地海星属的某些形态变体,比如居明新飞地海星Neoferdina cumingi或斑新飞地海星Neoferdina offreti。
种名来自人名。
科属总介绍:
新飞地海星属Neoferdina通常是扁平的星形身体,体表几乎完全被颗粒表皮覆盖,反口面体板和边缘板上会有裸露的秃点或秃斑,多数物种有各式的明亮醒目的颜色图案,通常边缘板颜色较深,体板颜色较浅。模式物种居明新飞地海星Neoferdina cumingi。
显带目Valvatida又称瓣海星目或有瓣目,包含约695个物种,分为17科172属。其中角海星科Goniasteridae包含70属约260个现生物种,是海星纲中最多样化也是物种最多的科之一,分布于世界所有海洋的大陆架边缘,大部分物种生活在深水,部分物种活动于热带浅水。角海星通常是中等大小的五腕海星,身体圆盘宽阔,腕短而宽呈三角形,有些物种腕和圆盘融合成五边形或五角形;反口面密布粒状突起,因此称为“种子星(gonium+aster)”,口腹面通常覆盖细小的柱状刺;叉棘通常是瓣状的;性腺位于间步带,也就是腕足腹面步带沟之间的区域。该科物种的鉴别关键是反口面的粒状突起、边缘板的形状尺寸、棘刺、口腹面的柱状刺突、牙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