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单线鳃齿天竺鲷,单线天竺鲷
英文名:Narrowstripe cardinalfish
学名:Pristiapogon exostigma
初始命名:Amia exostigma (Jordan & Starks, 1906)
分类地位存疑
简介:
单线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exostigma种加词意为 “exo-”(外) “stigma”(标记),大概指其尾柄上靠近尾鳍基部的黑色斑点或尾鳍上下边缘的黑纹。体长可达12厘米。记录的分布范围为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红海。
在1985年修订这个属的时候,Fraser研究比对了许多模式标本,他按照定名论文的文字描述,认为其中一个标记为丽鳍鳃齿天竺鲷P. kallopterus的标本应该是单线鳃齿天竺鲷,而在之后的论文中,他和Lachner又提出将这两个物种合并,由于目前多数科普网站仍将单线鳃齿天竺鲷作为独立物种,因此我将其作为存疑物种收录图鉴。
科属总介绍:
天竺鲷亚科Apogoninae包含36个属,分为14个族,其中锯齿天竺鲷族Pristiapogonini包含两个属鳃齿天竺鲷属Pristiapogon和头齿天竺鲷属Pristicon。
鉴别:第一背鳍硬棘6枚(鳃齿天竺鲷属)或7枚(头齿天竺鲷属);第二背鳍硬棘1枚,软条9枚,第一枚分段软条分支;胸鳍软条12-16枚;臀鳍硬棘2枚,软条8枚;尾鳍叉形,主要分段鳍条9+8枚,中间15枚分支,上下的鳍条不分支,不分支的前流鳍条中最长的分段。体被栉鳞,包括前背部、脸颊、胸部、两个腹鳍腋和全身,鳞片覆盖至鳃盖和尾鳍基部;穿孔侧线鳞23-25枚,穿孔侧线鳞有多个孔。上颌骨缺失;牙齿全部绒毛状,排成一排或多排,长在前颌骨、齿骨、犁骨和颚骨,有时颚骨无牙;发育完全的鳃耙10-19枚;眶下骨6枚,有锯齿,骨架连接在第三枚;基蝶骨存在;前角舌骨圆滑或有缺口;前鳃盖骨脊部有齿,边缘锯齿状;上神经骨3枚;椎骨10+14枚;肋骨8枚;胸膜骨8枚;尾神经骨一对或缺失;尾上骨3枚;独立的尾下骨5枚;下尾轴骨分离。
鳃齿天竺鲷属Pristiapogon模式物种棘眼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fraenatus,属名词源是“saw(锯)”,指其模式物种前鳃盖骨边缘的细锯齿,曾被提议作为天竺鲷属Apogon的亚属。Bleeker在最初命名的时候整理的这个属的模式标本有许多错乱的地方,但是论文中的科学描述和模式画像的对应是明确的,Fraser和Lachner在1985年修订这个属的时候整理为6个物种:美纹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abrogramma、单线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exostigma、棘眼鳃齿天竺鲷、丽鳍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kallopterus、月尾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menesemus、条鳍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taeniopterus,其中前两个物种的分类地位不明确,图鉴库作为存疑物种收录,另外尾斑鳃齿天竺鲷Pristiapogon urostigma由于不具有这个属的典型特征所以不包含在当时的名单中,图鉴库共收录以上提到的确定和不确定的物种7个,通常都有身体中部的水平条纹和尾鳍基部的斑点。
更多有关天竺鲷科的信息请参阅天竺鲷科综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