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wcse 于 2017-7-7 16:16 编辑
异鹦鹉螺Allonautilus scrobiculatus
学名: Allonautilusscrobiculatus
俗称: 鹦鹉螺(鹦鹉螺有2个属:异鹦鹉螺和鹦鹉螺,但一般俗称都叫鹦鹉螺)
分布: 澳大利亚 , 斐济 ,印度尼西亚 , 日本 , 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菲律宾 , 所罗门群岛
尺寸: 最大18cm
温度: 不超过24° C
食物来源: 掠食性,虾, 无脊椎动物,小鱼, 糠虾
难度:家庭水族无法饲养
毒性: 无毒
同义学名: Nautilus scrobiculatus Lightfoot, 1786
门:Mollusca软体动物门
纲: Cephalopoda头足纲
亚纲:Nautiloidea鹦鹉螺亚纲
目:Nautilida鹦鹉螺目
科:Nautilidae鹦鹉螺科
属:Allonautilus异鹦鹉螺属
种:Allonautilus scrobiculatus异鹦鹉螺种
简介:
鹦鹉螺属于带壳类头足纲动物,它是乌贼和墨鱼的远亲。它们出现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由于它们数亿年来从未改变,因此也被称为“活化石”。这种海洋生物是动作缓慢的掠食者,它们主要依靠自己的触手捕获小鱼和甲壳纲类动物并以此为食。它们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水域和靠近日本、斐济、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海岸。在1786年,该物种首次由英国自然学家John Lightfoot 发现。异鹦鹉螺最初被归类于鹦鹉螺属,直到1997年人们以其名字命名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异鹦鹉螺属。
异鹦鹉螺与其他鹦鹉螺属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外壳的特征,包括壳的折痕以及在外壳上覆盖的角质层(从第二张图中可以观察到,Allonautilus的外壳几乎被角质层覆盖)。此外其鳃和生殖结构也与鹦鹉螺属的成员有着显著差异。其壳体通常直径约为18cm,有记录的最大样本测量为21.5cm。
该物种在1986被华盛顿大学的Peter Ward博士和Bryn Mawr学院的Bruce Saunders 博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恩多罗瓦岛水域观测到活体并进行了描述及定义。在此之后,异鹦鹉螺再没有被观测到的记录,直到2015年Ward博士再次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进行对其调查。
Ward博士和其同事将诱饵绑在一根棒子上,并且每晚都会进行12小时的跟踪拍摄。一天晚上,在恩德罗娃岛前的某处,异鹦鹉螺突然出现在诱饵上。时隔30年,该物种首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一会儿,另一只鹦鹉螺出现了,并加入了抢夺诱饵的争斗。随后,科学家们在183米深的海水处,利用诱饵捕获了更多的鹦鹉螺,其中也包括异鹦鹉螺。
由于鹦鹉螺不喜欢温暖的海水,科学家们将其置于冷水中,在去除了一些附着表面的组织、粘液和薄膜之后,对其进行了完整测量,随后将其在捕获点处重新放归大海。生物学家们利用这些测量到的数据,对生活在南太平洋的鹦鹉螺年龄、性别及种类的分布进行了确定。通过这些研究,实验小组了解到大多数的鹦鹉螺都是相对独立生活地,因为他们只能栖息在深海的狭窄区域内。据Ward博士所说,由于鹦鹉螺无法在更深的海里生存并且它们还要避免接近温暖的海面,因而在水深793米处生活的鹦鹉螺间会进一步地隔离。鹦鹉螺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意味着某个岛周围的个体会与另一个岛周围的个体可能会有显著的区别。
注:由于异鹦鹉螺异常稀少,近代有确凿记录的观察仅有2次,因而网上仅有的图片(包括本图鉴)皆为Peter Ward 教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拍摄。
|
|